重磅!央行宣布降准4大原因及3大亮点
2018-10-08 15:30:08
[导读] 10月07日11点53分,央行宣布: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
10月07日11点53分,央行宣布: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这是年度金融市场又一重大事件。
本次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也就是说本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高达12000亿。
本次定向降准的亮点:
1、降准的幅度很大,原来一般是0.5%,现在是1%。
2、国庆期间外围股市普遍走低,预计对周一的A股产生很大影响,本次降准有对冲外围利空之意。
3.9月份美联储加息,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普遍走高,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降准是中国央行最致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几乎等同于降息,当降准后商业银行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流动资金,并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增加→社会总货币量增加→货币扩张、经济扩张”的方式影响全社会的投资、消费甚至出口,在目前银行存款高基数的背景下,央行哪怕是降准仅有0.5%,对社会信用的扩张都是不可估量的。
央行为什么要降准呢?
1、最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数据显示,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5.3%,连续6个月创新低。降准是投放人民币的一种,在“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币”,人们担忧手上的“币”贬值,从而追加投资、消费,刺激经济。
2、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偏高,2018年4月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是16%和14%,而国外多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比如美国的准备金率在0-10%,日本的是0.05%到1.2%之间,欧洲期限长于两年的存款,准备金要求为0%,印度的是4%。
3、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商业银行在央行里的准备金本质上是央行借商业银行的钱,利率1.62%,资金规模是31.11万亿左右。然而央行日常为了给市场补充资金,又频繁通过逆回购、MLF等操作工具给商业银行借钱,一年期MLF利率是3.3%左右,目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央行的贷款大约是10.43万亿左右。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本身有大量的钱在央行账户里,却还要借价格更高的钱来放贷,无形中增加的资金的成本。
4、降准有利于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原来央行主动向市场投放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逆回购、MLF等方式贷出资金,但是只有一级交易商,即大型银行才有资格从央行拿到钱,然后大型银行再给中小银行借钱,层层之间推高的资金的价格。
降准是全面的,一旦降准不仅大型银行拿到钱,中小银行也能受益,即降低了资金的价格,也有利于向实体经济输血。 仁润科技致力于研究开发汽车金融行业服务软件,一直努力提升技术能力,成为汽车金融行业有利的助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