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竞争: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新机遇

2018-10-29 16:56:10

[导读] 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入,各机构借助科技的力量,积极强化自身实力,提升市场占有率。面对汽车金融行业“巨型蛋糕”,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找到行业市场发展新机遇是汽车金融行业当下重中之重。

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入,各机构借助科技的力量,积极强化自身实力,提升市场占有率。面对汽车金融行业“巨型蛋糕”,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找到行业市场发展新机遇是汽车金融行业当下重中之重。
  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而国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使新能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的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规模在几年间翻了几番。企业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新能源汽车总销售达72.15万辆,同比增长81.05%。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226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强调,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达到200万辆的目标。

  可以说,拥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各汽车制造公司的必争之地,纷纷加大投资研发新能源车型。1019日,上海大众投资170亿元设立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年产能将实现30万辆。

与此同时,随着各厂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优质、高端车型需求的增加,分析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在政策激励和消费偏好的驱动下,新能源的高端化趋势持续凸显,有望带动产业链各环节中高端产品需求的提升。基于此,作为产融结合的平台,汽车金融公司需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以灵活的金融服务为市场注入新动力。

  风控仍是汽车金融重中之重

  随着汽车行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方式转变,作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风控,是机构乃至行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其作用愈发重要。对于汽车金融行业而言,不仅要关注金融市场、产品、客户的风险,还要了解产业变化和发展趋势,才能对风险及时作出预判。

针对不同的业务模式,风控管理的手段应有所差异。而在二手车金融领域,主要管控的是欺诈风险。另外,二手车汽车残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而残值评估对二手车金融的风险控制也有较大的影响。

  汽车产业链金融需求旺盛

  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随着汽车金融消费意识的普及以及相关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基础已基本筑牢,新车贷款、二手车贷款、融资租赁、汽车金融衍生品、汽车保险等业务的发展已步入正轨,汽车产业链中各环节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推动着汽车金融市场体量的进一步扩大。从汽车金融的渗透率来看,2017年已达到40%左右。

  体量巨大的汽车产业无疑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加入,不过,根据壹零租赁智库的统计,目前汽车金融市场仍以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为主导,其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52%34%

  与此同时,互联网汽车金融也展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在挖掘客户金融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便利业务流程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令业务获取更加便利,行业门槛降低,根据不同的客户画像平台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汽车金融产品,让汽车金融产品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还催生了市场中更加多样化、智能化的汽车金融产品。

  在市场规模扩张后,随着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加,相较前几年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自2017年开始,汽车金融市场开始呈现出竞争之势。

  仁润科技认为:未来汽车金融机构需要在把握产业发展新政策、新趋势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与其他平台展开差异化竞争。

相关推荐

<<返回全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