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哪些?

2017-09-05 10:21:35

[导读] 如何快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每个市场玩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的汽车金融参与方,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冲击着传统思维,对传统的业务模式与资金渠道形成重大考验。
现如今,汽车金融市场充满着变革与挑战,可谓群雄逐鹿,豪杰并起。如何快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每个市场玩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下汽车金融的主要盈利模式有哪些?请看下图业内人士做出的归纳。

         1基本盈利模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业务以汽车消费信贷为主,按贷款对象可分为两类:批发性和零售性汽车信贷。批发性汽车信贷,主要是指汽车金融公司向经销商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如库存融资、设备融资、建店融资等,这类经营主体主要分为两类: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


    2
新兴主流盈利模式


    近几年,随着我国
8090后等购车主力军对低首付、低利率的金融产品需求加大,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再加上汽车厂商、经销商集团及第三方公司纷纷涉足此领域,我国融资租赁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融资租赁逐渐成为汽车金融行业新兴的主流盈利模式。
汽车融资租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类是经营性租赁,另一类是融资租赁,即一个是“融物”,一个是“融资”。

    经营性租赁,指的是将汽车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承租人以一定租金的形式向出租人取得一定期限内汽车使用权的过程。租赁期间,汽车使用权归承租人,所有权归出租人,以承租人使用汽车的时间计算租金;
以租代购,指的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汽车的特定要求和对4S店的选择,出资向4S店购买车辆,并租给承租人使用的过程。租赁期间,汽车使用权归承租人,所有权归出租人。租赁期满,承租人可决定是否购买所租车辆,不想购买,则结束租赁关系,想购买,可付清车辆的残值(折旧价)取得车辆的所有权。对承租人来说,这种“先租后买”的方式比较灵活,已经逐渐被市场接受。

    3增值盈利模式


    随着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及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金融业务逐渐渗透到汽车消费的各个环节。加之现在卖车的利润越来越低,各种增值服务已成为一些汽车经销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汽车维修保养、汽车保险、汽车零配件、汽车精品等。
汽车保险可为汽车信贷提供风险保障,使整个产业链条流转更加顺畅,产业链价值得到放大,对整个汽车交易过程起到推动作用。从长远角度看,车贷保险业务必将成为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4新玩家新模式


    汽车行业在中国经历了
2009年和201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增速从2011年开始放缓,由新车销售及保养维修主导利润的盈利模式正在逐步被取代。8090后新一代消费主体的崛起,为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之整车厂、经销商、银行保险、互联网平台纷纷涉足,互联网汽车金融成为了汽车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玩家一:汽车电商模式


    2013年,汽车电商模式兴起,但只起到网上引流客户和提供讯息的作用,由于线上线下价格差距大,信息不对称,订单转化率极低。有些平台依靠微薄的广告收入生存,汽车电商化的道路举步维艰。


    玩家二: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

    自2014年开始,多家整车厂在电商平台或官网推出网上车贷申请与审批业务,满足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随之对汽车行业觊觎已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他们掌握了海量的交易数据与社交数据,搭建了互联网汽车平台。从成熟市场来看,汽车金融不仅是整车和经销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增长生存的利润来源之一。随着8090后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汽车购车的主力人群,整个汽车行业将会迎来重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关推荐

<<返回全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