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金100强:估值融资“冰火两重天”

2018-12-20 16:41:53

[导读] 在毕马威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2018)》榜单,中国有11家企业上榜前100强,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陆金所、众安保险等。上榜家数仅次于英国(12家)与美国(18家)。+

在毕马威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2018)》榜单,中国有11家企业上榜前100强,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陆金所众安保险等。上榜家数仅次于英国(12)与美国(18家)。 
热门发展领域趋势对比:从BI转向AI 

分析《报告》,从全球科技金融100强企业集中的领域分布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支付、借贷两个领域,属于第一梯队;此外财富管理,保险,直销、数字银行等也平分秋色,属于第二梯队。 

毕马威中国科技及创业企业合伙人张昕对愉见财经表示,从板块分布看,大数据类的公司依然是主流,因为大数据公司大部分有绝活儿我们发现智能领域的应用,产品、技术、方案等特点越来越凸显,传统的数据类公司搞数据分析都集中在BI,但现在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从20162017年开始大数据企业已经开始从BI转向AI” 

BIAI的显著区别是什么?BI是准备数据,供人分析。AI是数据驱动,是通过数据附以模型,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找规律。很多AI模型不需要人再做判断,结果直接嵌入到最后终端的解决方案中去。例如,智能推荐引擎、客户肖像刻画等,都是直接出结果,输送产品,寻找客户,中间渐渐开始做到无缝衔接。 

物联网和供应链金融方面,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特点是,50强企业中很多都与物联网相关,物联网应用结合供应链融资的解决方案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以贸易链、交易链、产业链相关的圈子里,数据驱动、场景驱动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 

究其原因,张昕认为,这种融资模式风险可控、有数据驱动、有交易驱动,资金误用、欺诈等风险可被大幅降低。 

愉见财经联想起此前采访的一家传统银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他认为,但凡一家企业是稳定地位于一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规规矩矩做事的,风险相对可控。 

而将科技金融渗透入供应链,就意味着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数据可掌握,这对KYC的帮助很大。 

如今,供应链金融不仅是传统银行的必争之地,也令互金企业垂涎。 

全球监管同步趋严:企业估值冰火两重天” 

毕马威在全球互金企业100强评选过程中也发现了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十大趋势。 

第一,金融监管日益趋严重,严格且高质量的监管有助于推动真正有含金量的金融科技创新。金融领域的严监管,高质量监管不会抑制创新,反而会促进创新。因为严监管有利于抑制伪创新,鼓励利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真正的创新。 

第二,传统金融机构发力金融科技创新,如设置专项创新基金、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举措。在国内,很多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例如兴业数金、建信科技、招银银创、民生科技等。与此同时,很多金融机构提出要拿一定比例(比如有的提出1%)的利润作为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基金(非IT投入),以大行的利润体量,这个投入力度非常可观。 

第三,大数据技术推动金融生产力的观念在金融业深入人心,推广力度加大。从2017年开始,金融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金融生产力的趋势特别明显,很多金融科技类的大数据公司,这两年的业务产生了爆发式增长。 

第四,大数据技术公司专业领域出现分化,分别向工具化和平台化两个方向延展。传统的大数据技术公司就是做项目,例如,利用数据做分析,利用数据跑一些模型等传统的服务模式。从去年开始,大数据技术公司开始分化,一类公司更倾向于数据资源、数据平台;还有一类则倾向于做产品、工具。这种分化对于整个行业更深渗透到各个具体的产业中去是有帮助的。 

第五,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开始颠覆金融领域知识工作者的传统低端领域。例如合同的处理、法律案例的处理、网络信息加工,以及在财富管理的智能投研领域等。技术能够带来非结构化信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第六,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转向应用,但是大规模的实践仍存在挑战。从去年开始很多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案例已经不少,例如供应链金融、票据领域、资产证券化领域等。但上述基本上都是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距离大规模实践仍然存在挑战,因为联盟链搭平台不光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合作、共享、配合的问题,在搭建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技术、产业以及商业模式问题有待解决。 

第七,线上线下智慧保险销售取得创新突破。今年的保险科技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都有很亮眼的表现。 

第八,基于贸易、物流、物联网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开始在对公信贷领域快速扩展。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利用物联网平台开展的创新业态等,在这些方向已经形成创新模式。 

第九,对内对外在线金融服务云化趋势明显,带来企业级服务效率的显著提升。 

第十,一级市场、二级市场,2B企业、2C企业,金融科技企业估值融资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国内最近一级市场的金融科技企业估值依然非常高,好几个融资案例都可谓震撼,然而二级市场韭菜不买账,这些企业上市后(包括港股)都有不小的下跌。一些在美国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或者互金企业表现都不理想。 

此外,在中国2C类型、或者是B2B2C类型的金融科技业态,估值相对提升较快;2B类的企业相对较慢。在欧美市场,大科技领域2C2B估值水平和增长速度都不慢。 

2B类企业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只有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中国互金企业才能提高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来源:零壹财经)

相关推荐

<<返回全部新闻